目前MINISO進入了穩定期,前期的精致品牌優勢受限于產品硬傷和不斷地用戶反饋,虛高的目標客戶定位應該會慢慢回歸到實際客戶定位,讓其利潤大幅縮水,回到十元店該有的水平。
家居零售品牌NOME的崛起,使宜家和無印良品多了一個來自本土的競爭對手。
高性價比的性冷淡風
NOME在上海的 家店位于五角場萬達,開在小米之家對面。與小米類似,NOME走的也是高質低價的性價比路線。
在定價上,NOME的產品價格比無印良品便宜很多。依托基數龐大的中國工廠,NOME用類似網易嚴選的模式實現平價策略。NOME聯合創始人郭兵說,“其實NOME并非一味地強調低價,NOME主打的是性價比。要保證這些,主要依賴于中國的供應鏈資源,尤其是那些外貿代工企業的支持。中國的整個供應鏈集群已發展得非常成熟。在品質方面,通過我們的規模以及與優質供應商的合作是可以走到性價比路線的。”
除了強大的中國供應鏈資源,NOME還將自己打造成產品渠道一體化的品牌。與宜家、NIROTRI等以產品為導向的品牌相似,NOME去掉中間環節,產品只在自己的渠道銷售,整個產品集群和門店環境保持一體化的風格。NOME的店內外設計主色調與LOGO的藍綠色一致,各式商品簡約清新,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身處縮小版宜家的錯覺。連宜家的1元冰激凌也沒有放過,照樣復制到NOME。
這種產品渠道一體化做法的好處是,以產品為核心統籌上下游,將商品的生產制造、物流到零售都整合到一起,在產業鏈的每個階段嚴格控制成本,可以使利潤率提高近10個百分點。
由于都具備高質低價的特點,NOME自成立以來一直被拿來與名創優品對比,雙方在前不久上演了沸沸揚揚的商標之爭,兩個品牌的創始人葉國富和陳浩還在微博上打起口水仗。但除了都定位性冷淡風格(名創優品主打日式極簡、NOME主打北歐極簡)之外,兩者的商業邏輯并無相似之處。
從產品與定價層面來看,名創優品10元貨品占比達70,而NOME產品的定價范圍更大,除了售賣10元左右的家居小物,還提供服裝、鞋子、床品、家具、旅行箱等定價較高的品類。名創優品成棧擺放的玩具玩偶,在NOME的門店中卻沒有看到。從產品線來說,NOME更接近無印良品。
NOME這樣的選品策略也為NOME帶來更高的坪效比。據品途商業評論報道,NOME門店坪效可以做到業內水平的兩倍左右,達到60008000元/月。5月初,NOME在香港開設了 家店鋪,坪效甚至可以達到18000元/月。零售行業的平均坪效一般在4000元/月上下浮動,NOME的競爭對手名創優品也只有不到2000元/月的坪效。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曾經透露,名創優品一共開了2600家門店,每家門店平均面積200平方米,去年銷售額為100億元。根據上述數據計算,名創優品門店的平均坪效僅有約1600元/月。
名優甄選
發送詢價單
您對該公司的咨詢信息已成功提交,請注意接聽供應商電話。
聯系人信息
請輸入您的稱呼
請輸入正確的聯系方式
請選擇咨詢問題
請輸入正確的圖形驗證碼
商家已收到您的消息,請注意接聽供應商的來電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