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,任正非用21000元創辦了一個小公司,當時只有6個員工。
2007年,華為以125.6億美元的營收超越北電,成為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分銷商。
2011年,任正非以11億美元的身價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,全球排名第1056位,中國排名第92位。
2018年8月,華為研發出麒麟980芯片,賦予中國“芯片自主權”。
2019年1月,華為發布全球最強5G基帶芯片,震驚世界。
至此,華為成為中國唯一一家在國際舞臺上真正以扎實的技術突破封鎖的500強企業。目前沒有第二家公司,也沒有第二個人。英國著名報紙《經濟學人》這樣評價華為:它的崛起是外國跨國公司的災難。
然而,大多數人并不知道,這位創立華為并帶領華為走出世界的商業巨子,在44歲就開始了他艱辛的創業之路。
和那些天賦異稟的玩家不同,44歲的任正非沒有一手天上來的好牌。生意上被騙200萬,被南油集團調離公司,負債累累,老婆離婚。他帶著父親、母親、哥哥、姐姐,9個人在深圳住著窩棚,創辦了華為。
一個沒資本沒人脈沒資源沒技術沒市場經驗的人,比他強的人,成就了一代傳奇。這恰恰是做老板最值得敬佩的地方,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!試想一下,同樣的情況,你能做到嗎?要深入了解任正非,我們不妨從回顧他的經歷開始。相信會有太多觸動我們內心的東西。
1.可憐的灰色調童年
1944年,任正非出生在貴州安順鎮寧縣一個貧困山區的小村子里。任正非的家里有6個兄弟姐妹。他是老大,父親是農村中學老師。
據任正非回憶:“兄弟姐妹七人,加上父母九人,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資生活,沒有其他來源。"
家里生活窘迫,最困難的時候家里經常到處借錢度過饑荒,但走了好幾趟也不一定能借到錢。直到高中畢業,任正非都沒有穿過襯衫,常年穿著厚外套,家里破舊的床單下鋪著稻草。家里的孩子從來沒有吃過一頓飽飯。
“那時候我十四五歲。當時我們家實行嚴格的分餐制,控制每個人欲望的配給制,保證每個人都能活下去。媽媽好卑微好累,卻從來不吃一口。不會的,總會有一個弟弟妹妹活不到今天。”
任正非說:“我從小就明白了活下去這句話的真正含義。”
2.大學,人生的轉折點
任正非的爺爺是《井底之蛙》里的老師。我父親的兄弟姐妹都沒讀過書。因為父親的堅持要求,父親只讀了一本書。
任正非父親在北京讀大學的時候,也是熱血青年。他參加過學生運動,發表過抗日演講,還參加過共青團。所以經過十年動亂,遭受了各種破壞。
“那段時間,我家經濟狀況陷入了比自然災害時期更困難的境地,家里生活費控制在人均10元左右。”
我媽只有高中文化程度,忍辱負重成為我爸的擋風玻璃,還要照顧七個兄弟姐妹。放下粉筆后,她還要和煤球交往,買菜,做飯,洗衣服...而且她還要學習自己的文化來完成教學任務。她最終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。
由于父母對知識的重視和追求,即使在最艱難的三年,也堅持讓孩子讀書。1963年,任正非帶著媽媽的破床單進入重慶建筑工程學院。
“拿著這張床單我真的想哭,因為有了它,我的弟妹們會更難過。”
1967年時局混亂,父親受到牽連,任正非坐火車回家。看到孩子家長無暇心疼,催著孩子回學校,怕孩子受牽連,影響前途。
“爸爸把他的舊皮鞋脫下來給了我。第二天一早就走了。臨走前,父親說了幾句:‘記住知識就是力量,別人不學。‘你要學習,不要人云亦云,有能力就幫幫弟弟妹妹。’"
父親為任正非奠定了做人的基礎。帶著這份重托,任正非在極度貧困、槍林彈雨的環境下,完成了計算機、數字技術、自動控制等專業的自學。他把范穎川的高等數學習題集從頭到尾做了兩遍,然后學了很多邏輯和哲學,自學了三門外語。
知道知識改變命運,任正非發揮阿甘精神,比誰都努力。就算他窮,就算他苦,就算他辛苦,他也不把這些小問題放在眼里。他的一些目光永遠是前方和未來。
3.參軍,開始軍旅生活。
大學畢業后,任正非成了一名建筑兵。
軍人,其實就是穿著軍裝的施工隊,主要負責國防工程的施工任務,比如建軍用飛機廠,航空發動機廠。
因為父親的身份問題被處處打壓,在工程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卻只是一個沒有軍銜的技術干部。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,他不得不不斷學習,充實自己。
好事多磨,努力工作總會有回報的。1976年,任正非終于出來了。
“那時,我突然成了一個獎勵暴發戶。以前無論我怎么努力,所有立功和獲獎的機會都是我力所不及的。在我領導的集體里,戰士們都立過三等功、二等功、集體二等功,幾乎每年都有涌出,唯獨我這個領導從來沒有受到過表彰。”
技術發明兩次填補國家空白的任正非,被雪崩般的獎勵壓得喘不過氣來。
“不過,我也熱不起來。很多獎都是別人收的,我給了大家。”也正是這段軍旅生活,培養了“任正非無榮”的心理素質。
直到現在華為的火,鋪天蓋地的名氣,任正非依然選擇了低調,就連企業家們爭奪的工商聯副主席、人大代表資格,他都婉拒了。
一位中國記者曾感慨,“采訪他遠比采訪華人世界首富李嘉誠難。”
任正非在努力奔跑的過程中,他從不停歇。他真的愛他做的一切,不去爭取,不去炫耀。即使外界給他涂上一層金,他也可以刷掉,頭也不回地往前跑。
4.失敗,失去親人
1982年,面對軍改大潮,任正非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軍營。他帶著妻子孟軍來到深圳,被調到南油集團的一家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。
這一年,任正非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“陡坡”。
我做生意被騙了200萬,因為我不知道我是誰。當時內地城市平均月薪不到100元。就這樣,任正非被南油集團除名了。
他懇求上級留任,因為全家都在等著他支持他。但即使豁出去了一張臉,卻還是被拒絕了。
禍不單行,老婆就在這個時候提出了離婚。任正非在這一波又一波的滑坡中,到達了人生的最低點。
我有一兒一女要養,有退休的爸爸媽媽要養,還有六個弟弟妹妹的生活。不得已,我+帶著父母、弟妹,住在深圳的一個窩棚里。
任正非的中年可以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概括:“人到中年不如狗。”
那時候,他還沒有人可以依靠。但是阿甘對放棄一無所知。他要一直跑,直到跑不動為止。
阿甘正傳,永不停止奔跑。
1987年,44歲的任正非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一起,用兩萬多人民幣創辦了華為公司。
任正非老實說,“創業到了40多歲,因為活不下去了,我得想辦法活下去。”
當時,除了任正非沒有人想到,這個在破舊的廠房里誕生的小公司,即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通信制造業的歷史。
1991年9月,華為租下一棟居民樓,開始研發程控交換機。當時的華為公司不僅是生產車間、倉庫,還有廚房和臥室。
50多人,墻邊一字排開十幾張床。床位不夠,就改在泡沫板上加床墊。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,大家都吃住在里面。當他們累了,他們睡一會兒,當他們醒來,他們繼續工作。
在華為出海與外國公司直接競爭之前,華為的員工會在歐洲設立車間,外國合作伙伴會稱贊他們。
如今,任正非的辦公室里有一張簡陋的小床,這是從創業開始延續的傳統。
1997年,華為花了40多億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,下大力氣改善管理,卻遭到很多員工的反對:“西醫真的管用嗎?”“土鱉就是土鱉,再怎么改造也成不了龜。”……
任正非聽到這里,我怒不可遏:“我最討厭‘聰明人’,我覺得多讀兩本書就很棒了。不想讀書的,就種田靠邊站。學不好的,回去當工程師。不適應的下崗,抗拒的辭退。”
經過這次轉型,華為國際化的大門被打開了。
2000年后,深圳房地產發展迅速,于是下屬給出了任正非的建議:“隨便蓋個房子,就能輕松實現100億利潤。”
但任正非反咬一口:“賺了大錢,就不想回來賺小錢了。華為不做房地產,早就決定了。誰再提就下崗!”從此沒人敢提房地產。
“我們別無選擇,只能集中,只能集中配置資源向一個方向移動,就像部隊攻城。”
如今,華為已經成為知名的國際領先企業。華為的成功不是偶然,任正非的成功也不是偶然。
任正非把自己的爛牌打到現在,也算是一個結果了。他的人生看似跌宕起伏,苦難無數,但在任正非看來,他可能只是堅持做好每一件事。
“任正非”的成功沒有秘密,從大學的努力,到部隊的奮斗,再到“創業”后專注發展的堅持。
任正非是典型的阿甘正傳。誰也不知道他這輩子能不能成功,但最關鍵的一點——他被人詬病過,但他毫不動搖,目標堅定,兢兢業業,默默奉獻,努力,再努力,直到成功!
責任編輯 :
[聲明]本網轉載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此稿件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如果你認為此類稿件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將相關資質證明發送至mingyou360kf@sina.com,名優資源網工作人員會及時回復并處理!